
作者:蓝丰科技
日期:2022年8月31日
8月2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规范》的公告,文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2022年第110号,标准编号为GB 55033-2022,自2023年3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小编仔细解读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规范》国家标准,至少有10处关于地铁环境在线监测设备、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规范要求,重点列举如下:
2.4.4 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应与城市轨道交通同步设计、同期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2.4.6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中,应对可能产生的噪声、振动、电磁辐射、废水、废渣、废气、粉尘、恶臭气体、光辐射、放射性物质等环境影响要素采取工程防治措施。
6.4.4 城市轨道交通应在车站公共区、地下车站付费区及列车内设置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等空气质量指标的监控和记录设施设备。
6.6.1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应具备下列功能:
1、车站及区间设备的监控;
2、环境监控与节能运行管理;
3、车站环境和设备的管理;
6.6.2 车站及区间设备的监控应符合下列规定:
1、能实现中央和车站两级监控管理;
2、环境与设备控制系统控制指令应能分别从中央工作站、车站工作站、车站紧急控制盘和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人工发布或由程序自动判定执行。
6.6.5 车站环境和设备的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能对车站环境参数进行统计;
2、应能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统计,优化设备运行,形成维护管理趋势预告。
绿色低碳出行,地铁成为交通工具首选,高峰时段人流密集、运行环境封闭、污染复杂,环境质量管理成为行业痛点。蓝丰科技通过3年的研发、试点和优化工作,成为国内第一家全网级地铁环境监测设备和智慧管理系统的提供商。
蓝丰科技地铁环境监测设备和智慧管理系统,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在车站、隧道的多个环境敏感点实时监测二氧化碳、PM10、PM2.5、温度、相对湿度、噪声、隧道壁热流密度、壁温、甲烷、硫化氢、一氧化碳、氧气、噪声、振动、电磁辐射、废水、废渣、粉尘、恶臭、光辐射、放射性物质等环境影响要素30多个因子,实现了轨道交通全线路的环境质量智能监控与信息共享;实现了轨道交通的环境质量分析、评估预警,并通过测控联动可以实现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的智能防御和应急联动机制。同时,蓝丰科技也建立健全了一套轨道交通环境监测与智慧管理的标准体系。
蓝丰科技地铁环境监测设备和智慧管理系统,包含综合管理平台和10多款智能硬件设备,解决了政府、社会和乘客对地铁环境 “安全、舒适、健康、环保”的要求。目前已经成功应用于上海地铁10号线、12号线、14号线,尤其是14号线完成了全线所有车站的部署实施,起到了非常好的应用价值和示范作用。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Copyright 2013-2022 @Shanghai Landf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4876 沪ICP备13020481号-1
Copyright 2013-2022 @Shanghai Landf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4876 沪ICP备13020481号-1